书写科技创新“青春华章” ——记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吴沂哲

来源: 中国铝业报时间: 2025-06-19作者: 王秀晶

从实验室精密仪器的海量测试到生产线的反复验证,从东轻普通技术员到研发部“领头雁”,吴沂哲用十年时光在铝合金材料科研及成果转化的领域里,用创新书写着熠熠生辉的科研青春。

扎根一线:在学习中厚植创新根基

2015年,吴沂哲大学毕业后进入东轻板带厂轧制作业工区担任技术员。初入职场,他深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,每天紧跟师傅,在现场悉心学习产品工艺流程。

火红的铸造炉旁,他仔细观察铝合金熔炼的温度变化与成分比例;繁忙的轧机边上,他认真记录板材轧制的压力与速度参数。在这个从“象牙塔”到产业前沿的蜕变过程中,他始终保持空杯心态,将每一个技术难题都视为前进的阶梯。

为提升实践能力,吴沂哲主动申请参与各类生产项目。在“降低板材油斑废品,提高板材成品率”项目实施过程中,他深入生产环节,仔细查找、与团队成员反复讨论分析油斑产生的原因,不断尝试各种解决方案,逐渐掌握了降低油斑废品率的关键技术,并荣获哈尔滨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。

 创新管理:在实践中提升科研效能

2021年,吴沂哲开始负责铝合金产品研制、成果转化及科研管理工作。面对每年50项以上的科技创新项目,为保证项目高效率推进、高质量落地,吴沂哲进一步优化重点项目可视化挂图作战平台,积极推进更加精细化的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,对各类项目分级分阶段管控,使以“图”促管、以“图”督战的管理模式更加成熟有效,以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倒逼科研效能提升,全力保障科研项目顺利实施。

“在这种操作模式下,项目综合按期执行率95%以上,国产大飞机等专项顺利收官。”吴沂哲自豪地介绍。

勇攀高峰:在干事业中突破技术壁垒

“科研攻关如同攀登冰瀑,每个着力点都要凿得精准。”吴沂哲对科研工作有着深刻理解。

在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航空用XX铝合金工艺研究”实施过程中,面对基础储备少、技术难度大、研发周期紧等多重困难,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吴沂哲带领团队在数百次重复试验中抽丝剥茧、总结规律,最终制备出满足项目指标要求的产品,为关键材料自主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吴沂哲先后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、国际授权发明专利1项、国家授权专利20项,牵头制定国家标准1项,在行业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,完成的多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。 

党建引领:在融合中筑就人才高地

作为研发部党支部书记,吴沂哲带领员工立足科研岗位,创新凝练出“六蚁”工作法,将科研项目“挂图作战”融入党员“双提升”积分管理,组织党员带头开展技术攻关,实现党建科研同频共振;精心匹配7组“党员带群众”师徒组合,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。

吴沂哲牵头构建了“铸魂、赋能、创新”三位一体人才队伍培养体系,通过开展线上、线下技术合作交流与培训,打通了“人才培养、资源共享、科研合作”通道,成功培育出一批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。

面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的殊荣,吴沂哲说:“荣誉归零再出发!”


附件:

友情链接

版权所有 球友会-千亿球友会·唯一官方网站 京ICP备16034488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

地址: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